基本介紹
地理位置
歷史沿革
現況人口
景觀資源

 

歷史沿革

光華村舊稱「十張犁」。據光華村耆老所稱,十張犁地名之由來是在明末清初時期,有十戶丁姓宗族人家至此開墾。一般以一戶開墾人家擁有一張犁,或以犁為戶之單位,故此十戶人家集體開墾之地遂有十張犁之舊稱。

據村人考據大陸族譜得知,於此地開墾之丁姓宗族大約在元末清初時從阿拉伯一帶(今波斯灣一帶)經新疆(或西藏)、甘肅、抵達蘇杭浙江一帶經商,再轉經福建來台。丁氏宗族丁春等人渡海,首先由鹿港上岸,為第十六、七世。後渡過濁水溪南下並定居此地開墾,大約為第十七、八世。目前光華村的丁氏已繁衍至二十六、二十七世。據文獻(重修台灣省通志)記載,台西在康熙末年(十八世紀初)即有漢人入墾,至乾隆年間(十八世紀末)墾成。因此十張犁的開發已超過三百年歷史。

此地清朝時期為海豐堡,隸屬於彰化縣丞署管轄,但因墾殖時期社會制度不彰,清廷的統治並未深入影響此地。直至甲午戰爭之後,台灣被劃為日本殖民地,政治力量方強力進入此地。日治時期,台西、東勢一帶稱為海口庄(原稱海口厝),設有庄役場(原址為現台西派出所),隸屬台南州廳管轄。

日據時期,十張犁與海口庄其他地區一樣,因地勢較低,多沼澤地,海水高漲時便成為水鄉澤國。後海岸線漸退,此地逐漸有耐鹽分農作。早期有甘蔗種植,收成賣給龍巖糖廠,糖廠則以「債券」支付,可以抵押或易錢。後因「債券」貶值,故遭譏為「糖膏仔」﹐為溶掉或貶值的雙關語。由此可知台灣農民與日本企業之間的剝削關係。

日本政府曾計劃在台西設置一工業港,要將嘉義十五萬甲地生產的甘蔗所製的黑糖從這裡運至日本加工為「再製糖」。後來新式製糖設備陸續運抵台灣建立新式糖廠,因此在台灣當地便可以製造「二砂」。

日治時期曾推行四大措施:一為剪長辮。清朝男人蓄辮,因衛生習慣不佳,常會長蝨子,故推動剪辮運動。二是廢纏足。舊時女孩四、五歲便開始裹小腳,妨礙發育,極不人道,故廢纏足。三是要求房子開窗。以前房屋開窗面小,屋內通風採光不佳,妨礙健康,故鼓勵房屋多開窗,以改善採光及空氣流通。四是配給蚊帳。日本政府要求保正調查每戶床鋪張數,不論大小,均配給蚊帳,以改善瘧疾傳染問題。

海口厝亦於日治時期開始公民教育,設有「海口厝公學校」,供台灣人就讀。當時十張犁就學者必須步行至大街就讀。除正式公民教育之外,日本政府為推動皇民化運動,並改善文盲問題,在各地設立「集會所」,性質接近「公民補習班」,供一般公民習字讀書。當時的十張犁亦設置有一處「集會所」

日據時期開始以柴油發電,供應民生電力。當時規定每一村落必須有四十盞燈泡需求才能申請架設電線供電。十張犁湊足四十盞燈泡,在當時與大街同時開始啟用電力,取代花生油燈。除電力之外,自動化機器亦開始引入,如運甘蔗的火車、蒸汽動力的汽車等等。都開始為台西帶來現代化的生活。

二次大戰末期,日本軍國政府大量鼓勵十張犁居民種植棉花,以供應南洋軍需,由南方指揮所統轄棉花採購事宜。十張犁棉花種植一直延續到民國五○年代,直到被蘆筍取代為止。日本軍需吃緊之時亦要求台灣人種植蓖麻,規定每戶人家定期繳交一定重量的蓖麻子供軍方榨油,作為機械的潤滑油,甚至作為飛機用潤滑油。

二次大戰終戰之後,國民政府於民國三十五年將東勢鄉分立,海口庄改稱台西鄉,沿用至今。而十張犁之地名亦是在三十五年行政區域調整後更名。原本改名為「新華村」,民國三十八年以後因為和大陸官方媒體「新華社」同名﹐後才又改為光華村。

光復之後,光華村以甘蔗、棉花、水稻、花生、地瓜等為主要農產作物。五○年代以後棉花產業式微,取而代之的是蘆筍的種植與加工。光華村的蘆筍多由農會代收轉賣到褒忠、虎尾、斗南、員林一帶的加工廠,製成蘆筍罐頭之後,絕大部份外銷日本。蘆筍產業曾經支撐光華村的經濟長達二十年,直到民國七十二年左右才停止種植。在蘆筍之後,農民現多種植短期收成的蔬菜,如紅蘿蔔、包心菜、球莖橄欖、高麗菜等。在農村勞動力外流的情形下,這些農業也逐漸減少了。

民國六○年代左右,台灣打開輸日鰻魚市場,沿海興起養鰻熱潮。光華村藉地理條件,亦開始七十六、七年之間開始養殖鰻苗,為投資的村民帶來財富。這股熱潮大約在八十一、二年退去,現僅存極少數的魚塭養殖鰻苗。

民國五○年代以前,光華村民丁老雄先生(現年93歲)在此地經營磚窯場,是光華村歷史中僅有的工業。光華村的磚窯場為早期的「目仔窯」,與後期的「八卦窯」不同。當時磚窯生產多靠人力,故約有八十人磚窯員工都是村民擔任,提供村民廣大的就業機會。「目仔窯」的生產直到民國53年丁老雄先生離開光華村,至劉厝庄經營「八卦窯」為止。